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建言  ->  详细内容
建言(第二十四期)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3/29 15:00:00

建  言

第 3 期

(总第二十四期)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2019年3月29日


关于借鉴新疆经验补开放合作短板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开放合作是东北地区的四个短板之一,并提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辽宁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海岸线和港口资源,辽满欧等运营线路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因此,进一步对外开放,快速推进我省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是我省新一轮振兴的当务之急。但我省仍然存在着外贸依存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全国外贸依存度为33.7%,辽宁省为29.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个百分点。对外投资区域不平衡。亚洲投资占比42%,欧洲与北美分别占25%,其他区域占8%。出口中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商品比重较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招商引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不够等诸多问题。

新疆围绕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效推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建设,推进新疆与周边国家及内地商贸聚集区和物流大通道建设;不断提升对外贸易便利化水平,实施“清单核放,汇总统计”等诸多便利化通关措施;深化与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互利合作,推动大项目落地,带动装备、技术、服务、标准“走出去”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合作的措施对我省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的创新政策体系,扩大外贸依存度。

一是科学规划,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学习借鉴新疆口岸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辽宁自贸区、对外开放先导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功能布局规划和行动计划,进一步对接国际标准和国家贸易规则,加强自贸区在投资、贸易和管理方而的改革力度,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加强对外开放服务机制软环境建设。通过与省内商会、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辽宁对外开放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制定改革新举措,提升辽宁对外开放服务与法治的软环境。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助推省内企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继续加强与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的基础上,借助新疆各个口岸与开放区,加强我省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欧洲各国的经贸联系,改善我省外贸投资区域结构。

(二)加快扶持辽宁装备制造优势产业“走出去”,提升我省开放合作水平。

一是扶持优势企业作为“走出去”的主体,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支持辽宁重大成套装备企业“走出去”参与国家海外援助工程项目。通过建立境外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中心,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重点领域与项目的合作,开拓海外市场。二是组建境外企业联盟,创新境外工程承包模式。支持重点企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创新承包工程与建设运营的合作机制,以“建营一体化”的模式推动对外投资合作可持续发展。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持。适当放权,增加授权授信额度。

(三)加强多元化开放平台的建设,完善相关配套体系。

一是加强辽宁自贸区,沈阳、大连、营口3个片区的建设,认真学习上海、天津自贸区在外商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服务业等方而的制度和措施,完善辽宁自贸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促进辽宁投资贸易便利化,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营商环境。二是拓展服务贸易的发展渠道,面向社会资本和外资加快开放服务业市场,依托辽宁地缘优势,吸引韩国、日本、俄罗斯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在辽宁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发展相关金融业务。三是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省内应加快出台跨境电商发展指导意见,积极建设与之配套的物流、结算、信息、第三方支付等综合服务平台,研究制定关于跨境海外仓库费用信用担保和补贴、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资助、互联网支付业务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政策。

(四)加强与新疆互补合作,把新疆作为辽宁向中西南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我省与新疆分处祖国的大东北和大西北,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经济技术合作与对外开放交流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以产业合作为重点,推进两省经济优势互补。充分利用新疆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支持辽宁企业到新疆投资,以棉纺织业和石油化工等产业为重点,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中西南亚国际贸易市场。以辽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为基础,以新疆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为依托,利用当地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竞争优势,发挥新疆口岸众多、边贸活跃、通关比较便利的特点和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大辽宁在新疆高新技术区、出口加工区以及口岸经济区投资建厂的力度,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开辟辽宁“走出去”的新通道,不断开拓中西南亚国际市场和欧洲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三是推进两省旅游合作,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新疆有雪山冰川、沙漠戈壁、草原牧场、高山湖泊等奇特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非常突出。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和满清文化发祥地,工业旅游、皇家旅游以及滨海风景区颇具特色。两地可以建立互惠互利、互动合作的旅游推广促进机构,进一步加强双方的游客往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为两地游客提供便利,扩大旅游市场。同时,利用两地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条件,建议把辽宁作为新疆游客赴台湾地区旅游以及日韩出境游的中转地,把新疆作为辽宁游客赴中西南亚等国家观光旅游的中转地,推动两地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作者单位:

刘春芝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辽宁省政府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   辽宁省政协委员  辽宁省新型智库专家

孙  娜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辽宁省新型智库主任

[ 返回 ]
友情链接: 世纪中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国改革网 | 广东体改研究会 | 公益智库 |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6号   电话:024-86913829  传真:024-86913829  E-mail:tgyjh2011@163.com
Copyright(C)2009-2019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世纪中天 | 辽ICP备16002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