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建言  ->  详细内容
建言(第五期)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6/27 9:07:20

5

(总第五期)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2017年616日


加快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刘钧霆 曹立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不同产业间乃至产业内不同部门间的渗透与融合已成为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必须要顺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依据辽宁制造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实际需要,加快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一、加快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本身就是在文化、经济与科技不断融合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对相关产业的辐射性与带动性极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英国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优势对传统工业城市谢菲尔德、伯明翰、曼彻斯特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完成从“工业城市”到“创意之都”的华丽转身。美国通过立法手段放松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的管制,促进其向相关产业扩展,注重创意园区建设,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效应。日本政府在二战结束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出台鼓励政策向工业设计提供高额资金支持,以引领制造业发展,并将工业设计提升为国家级战略。

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是中国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举措。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北京、天津、陕西、河北等省市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特点,陆续推出促进文化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发展规划。2014年8月,辽宁省政府出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对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全面深入融合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当前制造业依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着力发展好制造业优势产业,是实现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是高技术密集型和高层次人才密集型的产业领域,具有高附加值、融合能力强、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的全面、深入融合,无疑对辽宁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具备坚实的基础

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辽宁的基础雄厚、优势明显。

(一)产业基础

在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方面,目前辽宁省拥有2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4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和23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制造业方面,辽宁拥有多个国家知识创新工程、先进制造技术设备研究与发展基地和国家级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和工程中心。尤其在具有高度融合性、高附加值的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领域,辽宁已形成较大优势。在推进产业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辽宁也具有特色优势。主要的集成电路、数字视听产品、软件与服务外包、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都在辽宁,目前辽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全国第8位,软件出口居全国第3位。2015年辽宁省已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区20个,会展交易额达到4300亿元。2005年至2012年,辽宁省外观设计申请授权数累计达到8628件。2012年至2015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资产总值增长了41.79%。其中新闻和出版业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156.18%。文化艺术业增长幅度为41.67%。从资产总值的部门分布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资产总值所占比重最大,2012年至2015年资产总值所占比重平均为51.46%。

(二)人才资源

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和相关产业融合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辽宁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较为集中,具有优质科教资源。2015年辽宁普通高校数量为116所,在校研究生规模已达94387人,其中工学35389人,理学6586人,管理学13059人,经济学4533人,文学3749人,艺术学3099人。普通本科生、专科生在校生数量为1005650人。2015年辽宁省科技活动人员为25.6万人,全省先后建成东北大学、大连七贤岭等 10 个高水平的大学科技园。这些都为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成果的转化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近年来,辽宁省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总体稳定在8.5万人至9万人之间。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数所占比重最大,2012年至2015年所占比重平均为75.69%。

(三)制度保障

2010年辽宁省就已制定《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提出了产业集聚发展、体制创新驱动、市场机制牵动和政府引导等指导思想。2014年,辽宁省政府出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全面提升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推进数字化内容产业发展等9项重点任务和7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2014年,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也推出《关于促进辽宁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鼓励开展创新攻关等6项重点工作。2016年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将为推动辽宁文化创意设计与制造业融合的制度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基本模式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大致可分为产业延伸融合、产业重组融合与产业一体化融合三种模式。

(一)产业延伸融合模式

即将文化创意设计中的品牌、文化价值、创意等向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延伸。如“微笑曲线”所示,制造业的高端环节包括前端——设计与研发和后端——品牌与营销。文化创意产业向制造业设计与研发环节延伸,制造业着眼点将不仅放在产品使用性方面,而且更注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变化,通过产品的外观设计、工艺造型设计、结构与功能设计等环节给传统制造业带来新的文化价值。例如,文化创意延伸至普通纺织服装业前端设计环节,就会衍生出新的高附加值行业——服装设计业。当文化创意产业向制造业品牌与营销环节延伸时,同样可带动其产业链后端衍生产品与服务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产业链价值。

(二)产业重组融合模式

即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及相关部门间,通过技术、产品与服务创新等方式,实现产业内部价值链环节的分解与重构,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例如,文化创意产业与装备制造业间的融合,会促进文化装备制造业的产生与发展,这包括印刷设备、广电设备、演艺设备等。文化创意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间融合,会推动动漫游戏、新媒体、数字印刷等新产业的发展。重组后形成的新的产业形态,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也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产业延伸与产业重组主要是基于技术创新、企业合作竞争等市场动力因素而实现的融合。

(三)产业一体化融合模式

即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功能性融合基础上,政府通过制度构建,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密切融合的模式。产业一体化融合模式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存在自然延伸与重组融合基础上发生的,同时还必须依托于政府规划和措施,通过制度保障来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例如,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工业设计与研发生产示范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从此意义而言,产业一体化是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更高级模式。

四、加快推进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当前辽宁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

辽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虽然具备良好的基础,且已初具规模,但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1. 创意产业链延伸不长。制造业向工业设计、创意服务、品牌与营销产业价值链两端延伸不长,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发挥,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意产业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动漫产业主要集中于图书及影视环节,但衍生品设计与开发不足。动漫衍生品开发企业少且种类单一,设计缺乏新意。

2. 创新融合能力不强。这主要表现在推进与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创意人才短缺,现有创意产业融合平台创新能力不足。目前,辽宁省具备高端创意、策划、营销等专业能力,且了解技术尖端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复合经营型人才数量还不多。辽宁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示范基地中许多项目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3. 融合环境亟需改善。辽宁目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机制刚刚启动,在具体政策扶持落实方面尚未完全到位。此外,投融资渠道单一。辽宁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来自外资、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比重较小。

()加快推进辽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几点建议

根据辽宁省发展的实际状况,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进程中,应当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 注重发挥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当前,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辽宁省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中,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辽宁省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与设计产业的先导作用,培育进而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链,这包括文化内容创意、文化产品制作设计、文化营销服务、文化衍生产品、文化传播等环节。通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改造传统制造业。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产业融合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的攻关研究,提高文化创意与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组织文化创意设计企业、制造业等相关产业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协同研究。

2. 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和制造业融合的市场体制基础。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企业竞争合作内在动力与政府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其本质是市场对要素的有效配置。市场机制在产业融合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政府的政策规划只有建立在企业和产业具有内在融合动因的基础上才更有效。从长远看,政府应着眼于培育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市场机制基础,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使产业融合达到预期的结构优化效应。这些措施包括:

1)扩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市场开放,壮大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市场主体,完善产业规划框架。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外资进入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市场,放宽产业进入管制,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同其他行业混业经营,加大对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力度。

2)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创意金融体系。结合国家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积极鼓励商业银行为创意产业和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建立对创意项目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的试点工作。鼓励条件优良的文化创意与设计企业上市融资。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注意维护创意与设计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强化实施创意设计的品牌战略。

3. 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产业集聚,构建产业一体化融合平台。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产业集聚现象十分显著,例如,伦敦、东京、纽约、北京与上海等城市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产业集聚能够发生产业多样化与专业化效应,促进劳动力市场共享和知识外溢,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技术与产品创新。辽宁应充分发挥现有的国家级与省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等各类平台的示范效应与辐射效应,结合各地区制造业优势,优化省内对文化创意园区的布局,使各园区形成有机的产业链条。各类文化创意设计园区则应根据自身特色和条件,合理规划园区内的功能定位与制造业的产品定位,并积极搭建产品展示、信息交流、设计交易等各类平台,大力培育会展业市场。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和科技的投入,提高园区内产品科技含量。

4.充分发挥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园区的先行先试作用。

2016年9月,国家在辽宁、浙江等地新增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具有重大意义。它承担着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着力提升打造对外开放水平和新引擎的历史重任。辽宁应充分吸收上海自贸区在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进管理经验,发挥其可复制可推广效应。积极、有序推进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市场的开放,探索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融合的有效途径,将各类文化创意设计园区发展规划纳入辽宁自贸区整体规划之中。

5.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结合《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和各市的行动纲要实施。《行动纲要》是辽宁省和各地方在国际、国内经济科技竞争态势背景下,结合本地区特点,着眼于中长期制定的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纲领性文件。其主线是加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总体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助力,其发展方向与《行动纲要》是一致的。应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结合起来,将各类文化创意设计平台延伸至各个产业园区,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实现制造业创新升级路径的协调发展。


者:

刘钧霆 教授、博导

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副院长

曹立华 教授

辽宁大学新华国际商学院院长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经贸体系重构下中国经济改革深化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14JJD790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返回 ]
友情链接: 世纪中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国改革网 | 广东体改研究会 | 公益智库 |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6号   电话:024-86913829  传真:024-86913829  E-mail:tgyjh2011@163.com
Copyright(C)2009-2019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世纪中天 | 辽ICP备16002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