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建言  ->  详细内容
建言(第七十三期)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4/3/13 13:58:00

关于提升我省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建议


                                                                                                         范潇允


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承载着希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需要高度重视农村儿童教育问题。《中国儿童乡村发展报告2023》提出,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层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因此,进一步提升我省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助力乡村儿童更好地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我省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一、我省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仍存在乡村家庭未构建起对孩子综合素养提升的观念、提升措施不力、社会关注不够等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父母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认识不足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道德观念、日常行为、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等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在调查中发现,乡村儿童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没有构建起对孩子的综合素养提升观念。一是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以生活照顾为主,难以承担对孩子的日常行为养成、道德培养、心理素养构建等。二是家人与乡村儿童之间语言等沟通比较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不知道自己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缺乏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三是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不懂家庭教育,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自己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二)幼儿园、学校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效果不理想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乡村儿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但在调查中发现,乡村儿童的教育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是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缺乏沟通,家长缺乏与学校教师的沟通意识,学校教师的定期家访也很难及时地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三)社会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关注不够

社会上对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关注度不够,校园霸凌等事件时有发生,它们让儿童的心理、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由于乡村儿童的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与孩子及孩子的老师沟通不及时,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发生问题,这也将影响乡村儿童的心理发展。乡村儿童中的困难学生不占少数,他们在求学过程中随时面临辍学的风险。乡村儿童中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的学生得不到及时关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教育资源相对欠缺

我省农村儿童受教育水平虽有明显提高,但一些相关的测量能力指标显示,不论学习能力或者是发展能力,农村儿童相对城市来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乡村儿童教育资源与城市儿童教育资源相比较还存在硬件资源欠缺,软件资源内容有限、形式单一、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五)缺少长效监测机制

由于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关注度不够,目前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缺乏长效监测机制。一方面是没有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无法定期开展监测和评估。另一方面是乡村教育科技人员缺乏。在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测评过程中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也限制了乡村儿童综合素养评估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提升我省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建议

乡村儿童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儿童自身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保障,更关系到国家未来新型农民的培养,关系到乡村人才队伍成长、产业振兴、农村富裕和农民幸福,以及国家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没有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针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升我省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建议如下:

(一)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养

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提升关乎乡村未来人才的发展,要想有效提升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建议从成年人的认知着手,再从实践中得到提升。一是要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对成年人进行儿童素养提升益处的科普,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孩子、家庭及社会的好处,让他们主动按照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途径实施。二是构建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的环境。为乡村儿童修建运动场地,助力乡村儿童体质素养提升;为乡村儿童捐书,开辟读书室,助力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返乡大学生、教师等可利用假期时间组织乡村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助力乡村儿童在实践中提升与人协作、分享、奉献等方面的素养。三是通过定期反馈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测评结果,引导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趋向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利用先进技术提升幼儿园、学校在乡村儿童综合素养中的作用

鼓励开发和推广适用于农村环境的人工智能教育工具,以满足乡村儿童的个性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满足不同层次儿童的需求,弥补他们之间的教育差距。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提高教育资源可用性及普及型,提供多样化教学内容,增强乡村儿童的互动学习体验。提供培训机会,帮助乡村儿童的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更好地支持乡村儿童的综合素养发展。

(三)争取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助力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可以组织相关人员为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以及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同时也为学校提供心理课堂、大型心理健康活动等服务,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为乡村儿童筑起心理健康防护网。也可以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等,增强社会各界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制定乡村教育策略

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经费预算用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并鼓励优秀教育工作者前往农村工作以支持乡村教育的发展。现在农村没有形成较完善的儿童发展制度体系,针对农村儿童的资源投入也明显不足。而儿童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涉及到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全面性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此,促进儿童发展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应结合国家政策和我省乡村儿童发展实际制定促进农村学校发展的乡村教育策略,通过政策扶持提高乡村儿童的教学质量,支持并鼓励乡村教育创新。

(五)建立长效监测机制

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以跟踪乡村儿童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对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实施情况实行年度监测,落实并逐步完善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统计监测方案。各级统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年度监测。幼儿园、学校、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向同级统计部门报送年度监测数据,及时收集、分析反映乡村儿童综合素养提升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各幼儿园、学校组织开展中期和终期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通过评估,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掌握规划实施进展和乡村儿童综合素养发展状况,系统分析评价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判规划策略措施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做法,找出突出问题,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范潇允 渤海大学副教授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 返回 ]
友情链接: 世纪中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国改革网 | 广东体改研究会 | 公益智库 |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6号   电话:024-86913829  传真:024-86913829  E-mail:tgyjh2011@163.com
Copyright(C)2009-2019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世纪中天 | 辽ICP备16002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