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建言  ->  详细内容
建言(第六十四期)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5/22 9:30:00

深挖自然科普特性 构建辽宁书香文化

石姝莉      胡佩琳


2023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这是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第10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倡导在全省范围内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热烈氛围,推动构建辽宁书香文化。随着义务教育广泛普及,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对自然科学普及类读物呈现出高需求、高要求趋势。同时,我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自然科学前沿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但仍存在书香文化基础建设不完善,高质量出版物保障体系不健全,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我省应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聚焦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书香文化。

(一)统筹协调科学组织,建立内容供给体系

当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学技术协会等组织是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中坚力量,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具有先进科研成果、科学资源和科技人才。以自然科普为基石构建辽宁书香文化需要全社会、全阶层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凝聚力量,号召广大科学组织参与到科学普及的实践中来,实现多方力量互惠共赢,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惠及群众的强大向心力。统筹协调组织机构,建立内容供给体系。一是鼓励科普合作常态化通过实施包括专利保护、专项奖励、税收减免在内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科学组织机构参与创作科普著作的积极性。同时,应明确申请主体范围,对相关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政策资源充分应用到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组织。二是建立科普创作培育基金项目。以一系列长期科普著作创作计划为基础,与具有丰富科普出版经验、综合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出版机构或科技出版社达成深度合作,创新合作路径,为书香文化构建做出合理的长远规划。三是健全科普创作培训机制。以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为核心,培养一支由专业科普人才组成的创作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国内外经验学习会、分享会和交流会,为培养优秀的自然科普创作人才队伍奠定基础。

(二)立足自然科学优势,传播区域特色知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逐渐形成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工业特色。我省应集合现有特色科技成果,将其转化为通俗性与科学性兼备的自然科普文本,增强群众对辽宁的归属感、认同感,推动书香文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科普读物评奖机制。将特色创新纳入全省各大出版物评奖标准,提高自然区域特色在获奖作品中的比例。二是整合彰显辽宁区域特色、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信息资源。通过党建品牌广泛征集自然科学相关的科研成果,为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作出强有力保障,形成主题数据库,并向自然科普作者及科学组织机构开放。建立线上服务平台,为自然科普创作提供内容资源,加快打通公众理解科学的路径。三是完善自然科普读物反馈机制与监察机制。保证自然科普读物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促进自然科普在构建书香文化中的正向循环。

(三)广泛铺设传播渠道,塑造书香文化社区

坚持书香文化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实现“最后一公里”一是加强对自然科普读物的发行渠道的支持力度。线上网店极大地扩宽了读者的购买途径,但线下渠道仍然是让自然科普读物进入公众视野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统筹调动省、市、区、县图书馆资源,以城市书屋、农村书屋、社区图书馆等网络端点,以出版机构为传播核心,将发行渠道连接至每一个小区住户,加大社区智能借阅点等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联合社区基层工作者对自然科普读物的借阅点、销售点进行基本的规范化管理、维护和运营,以点带面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密集型自然科普阅读网络,通过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实现自然科普读物的自由流通借还,缩短自然科普读物与读者受众之间的距离,让社区公共服务与书香文化建设达成更深层次的融合。二是加强对自然科普读物的宣传渠道的扶持力度。深度挖掘主流媒体宣传优势,加大自然科普读物在政府公众号、微博号、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的曝光度,开辟宣传专栏,特别是借助年度阅读节等活动打造时事热点,推动建立自然科普阅读品牌,让书香文化在政府平台上蔚然成风。

细分传播对象,加强市场信息采集

明确自然科普读物的受众群体,满足受众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对阅读活动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对构建辽宁书香文化至关重要。一是开展差异化的自然科普主题阅读活动。应基于全民阅读调查数据,为不同年龄层、文化水平、职业的社会群体开展阅读活动,以此提高受众对自然科普读物“易用性”和“有用性”的认知二是全面了解辽宁群众对自然科普读物的需求点、兴趣点。利用线上线下窗口平台开展受众调查,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加快完成受众需求精准调查,进而为受众群体建立数字化阅读档案和常态化机制,实现数字阅读档案的实时动态更新,并在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通道,筑牢书香文化根基,为构建辽宁书香文化提供持久动力,将书香文化渗透进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培养公民阅读的良好习惯。

(五)量化传播效果,健全综合评价体系

政府应综合考虑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制定基于自然科普构建书香文化的效果评价体系。一是提供量化数据。立足国民数字化阅读管理档案,采集并统计自然科普读物的作者、出版方、内容、传播渠道等基本信息以及销售量、借阅量、受众阅读时长等阅读信息,提取影响书香文化传播效果的因素,为效果评价体系提供量化数据。二是细化评价传播效果标准。通过调查问卷、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了解读者群众阅读自然科普读物后在认识、态度、行为方面的改变,特别是大众持续阅读的意愿和行为,以衡量自然科普读物对构建书香文化的影响力。同时,应清晰地反映出自然科普对书香文化的贡献程度,充分展现出自然科普读物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四个因素中的优势和短板,实现自然科普读物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效结合,形成推进书香文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

      石姝莉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孙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胡佩琳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 返回 ]
友情链接: 世纪中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国改革网 | 广东体改研究会 | 公益智库 |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6号   电话:024-86913829  传真:024-86913829  E-mail:tgyjh2011@163.com
Copyright(C)2009-2019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世纪中天 | 辽ICP备16002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