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建言  ->  详细内容
建言(第四十八期)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12/20 9:49:07


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成

“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对策建议(下)


郭秀慧 孙娜  王鹿锜

      数字赋能已成为我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聚焦“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作目标,建议从以下4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探索数据价值化,打造信息枢纽新高地

       认真借鉴贵州在大数据产业方面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的有益经验,加快完善我省相关配套管理办法,明确数据开放的具体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推动大数据相关标准研制,提高数据质量,发挥数据价值。

      1.构建政策体系。在现有《辽宁省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基础上,加快研究出台数据产权制度、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数据隐私保护制度、政府数据交易等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明确数据权责边界、使用规范以及信息保护责任,建立健全数据采集、整合、共享、开放长效机制,通过地方立法逐步构建起完备的数据开放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挖掘数据应用潜力,释放数据要素活力,推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切实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2.统一标准原则。借鉴贵州推进开放数据标准化的相关经验,加快引入或研制数据在目录、资源、架构、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治理框架,对数据分类、脱敏、开放、监管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数据资源使用价值,尤其是要加快工业领域的标准原则制定,推动辽宁工业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

      3.搭建技术平台。借鉴贵州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经验做法,搭建省、市、县(区)一体化数据开放技术平台,完善平台架构,推进平台模式多元化发展。整合梳理现有工业大数据平台、科技平台、产业促进平台,采取普遍开放与重点开放相结合的方式,以统计、工商、气象、教育等较为成熟领域作为重点开放对象,推进部门数据主动梳理开放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申请开放的双向开放,构建“数据上架—开发利用—反哺部门—再挖掘利用”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治理数字化,激发城市治理新效能

       充分学习数字治理的“浙江方案”,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大脑”基础功能,用数字创新“浓度”为政府治理赋能。

      1.建强做优“城市大脑”。围绕基础设施、城市治理、城市服务、经济发展等重要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改造升级宽带网络,全年新建5G基站2.5万个,推动窄带物联网建设,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城市治理、物流仓储、生产制造、生活服务应用感知系统,增强水电气热、桥梁道路智能化感知和可视化监管能力,推广应用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智慧交通终端设备,建设覆盖气、水、土的智慧环境监测监控设施,推进IPv6升级,完善政务平台载体功能,确保年底前74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2.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抓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三张网,拓展智慧应用场景。建立“健康大脑”,加大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共享、流通、使用,打通数据壁垒。打造“企业大脑”,建立经济监测图谱,动态实时监测产业创新能力、中小企业发展、减税降费政策兑现、区域经济风险防控等信息,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精准导航。构建“应急中台”,运用数字技术做好突发事件源头管理,提升风险预防、监测预警、风险管控、应急处置救援、综合物资保障等功能。探索“跨区通认”,加快建立省内14个市和沈抚示范区数字化产品识别、服务互认的标准体系,形成跨区域互认通用机制,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探索构建数字圈层治理体系。对内,做好消费、生产、社会三个圈层的数字化服务,运用数字技术提高要素配置质效,科学挖掘消费潜力,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有效提高服务水平,形成三大圈层互相支撑、联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对外,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数字圈层对接,密切关注政策动态,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在数据共享、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加快移植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应用到我省数字治理建设中,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三、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认真借鉴深圳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更大力度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领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1.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布局。建议由省工信厅牵头,抓紧研究制定我省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扶持计划,在数字经济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出台具体帮扶政策,对有潜力的重点单体项目适当提高资助金额,超前布局增材制造、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打造标志产品和领军企业。同时,抓好100个“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示范园区培育,打造1000个典型应用场景和100个标杆工程,在重点行业培育2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和推广50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2.建设先进信息产业体系。创新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大连高新区国家新型工业化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推动软件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具备比较优势的智能制造、机器人、机器视觉、机器翻译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科技无人飞行器和无人飞行控制系统、互联网多语言翻译服务平台、车联网高速图像智能识别系统等核心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拟态安全防御系统、数据库安全、终端安全等应用产品。

      3.打造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沈阳市发展IC装备制造、应用软件研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产业。大连市发展大数据、光电子、电子元器件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鞍山市发展以激光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抚顺市推动石化、精细化工等产业数字化转型。本溪市打造智慧医疗特色产业集群。丹东市发展工业智能化和物联网技术应用。锦州市发展大数据及电子信息产业。营口市发展电子商务、数字供应链和直播产业。阜新市发展氢能、汽车赛道、无人机、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产业。辽阳市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和智慧农业、智慧供应链。铁岭市发展通信光纤材料产业。朝阳市发展半体材料产业。盘锦市推进信创产业,发展电子商务。葫芦岛发展5G芯片产品、电子商务。沈抚示范区推进辽宁信创软件及系统集成创新中心、辽宁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等建设。

       四、推动产业数字化,构建经济发展新引擎

       深入学习上海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高级化、现代化的先进做法。认真研究辽宁的产业结构特点,结合各行业的需求和企业实际,加强数字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1.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全省22条产业链,加快建设每个产业的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有序上云用云。以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主导,从上游设计研发、中游制造、下游物流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对制造业进行赋能,推进网络协同制造、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促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会贯通。加快工艺创新,聚焦工艺参数优化、反馈补偿、智能迭代、工艺仿真等方面,促进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工艺深度耦合。布局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应用。促进生产服务创新,推动金融、物流、仓储、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搭建数字金融、智能物流、智慧仓储、网络会展等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创新,拓展线上线下融合领域,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蓬勃发展,鼓励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无人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直播电商、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等服务功能,不断发挥数字技术对业态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3.培育储备数字型人才。定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政府数据开放培训和交流,提升数据开放意识和服务水平。强化与高校、研究所、企业的数据开放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以数据为纽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探索开展全省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吸引高校、企业、科研团队等参赛,鼓励运用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提供的开放数据,创造智慧化产品(原型)及解决方案,以成果市场化应用激励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

郭秀慧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

 孙 娜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辽宁新型智库主任

王鹿锜 墨尔本大学研究生


[ 返回 ]
友情链接: 世纪中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国改革网 | 广东体改研究会 | 公益智库 |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6号   电话:024-86913829  传真:024-86913829  E-mail:tgyjh2011@163.com
Copyright(C)2009-2019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世纪中天 | 辽ICP备16002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