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会刊  ->  详细内容
辽宁发展与改革(第71期)
  •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2/22 13:29:07

辽宁发展与



经济聚焦: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近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再次强调。金融业专家学者表示,这将进一步打消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转向的疑虑,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受访的专家同时建议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重大考验和挑战,人民银行坚持总量政策适度、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三大政策取向,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出台了一系列临时性、阶段性举措,政策力度前所未有。

特殊时期推出的特殊政策有其阶段性特征。时至岁末年初,市场对2021年,特别是2021年一季度及上半年宏观政策会不会骤然收紧多少有些担心。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四季度例会以及央行工作会议的定调,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向常态回归,但不会发生骤然收紧的急转弯。

货币政策的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我国经济形势的研判和驾驭是实事求是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指出,从总量政策来看,货币政策有多重目标,在疫情干扰尚未完全褪去、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不应过快收紧,还要考虑到就业、国际收支等方面因素,稳妥推进货币政策转变。

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是基于对今年经济走向判断的科学合理应对。在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鸿看来,这有两方面含义,首先是货币政策要稳健,不会出现大幅收紧和调整;其次是不搞急转弯,即考虑到经济增长已经逐渐恢复,货币政策即便要调整,也是相对平稳的微调,保持合理适度。

事实上,不急转弯的基调已经在政策执行上有所体现。近期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刘鸿表示,两项政策对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保市场主体、保居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优惠政策延续,反映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对于货币政策强调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这意味着结构性政策工具将是2021年货币政策主要抓手,将继续发挥结构性政策工具的灵活、精准优势。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方面,保持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是从总量上为经济平稳增长创造合理适度的信贷环境。另一方面,在总量的目标下更加强调灵活精准,聚焦支持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如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

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在谈到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期表示,将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工作会议同时要求,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的决策部署,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发展,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稳中有升。

过度的政策容易滋生风险,比如会导致宏观杠杆率攀升、出现局部资产泡沫或脱实向虚等,增加宏观经济脆弱性,这就需要营造适宜的政策环境。整体来看,国内货币政策平衡了稳增长、防风险与促改革的关系。周茂华认为。

周茂华表示,需警惕部分中小银行、互联网平台风险,也需警惕房地产灰犀牛和影子银行等风险反弹。在国内经济逐步恢复背景下,监管部门将更加重视化解风险。比如,中小银行风险化解与多渠道补充资本,将有助于夯实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

李克强:没有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就难有市场的活力与公平


“没有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就难有市场的活力与公平。”李克强总理在1月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

当天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李克强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也是应对严峻复杂形势、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举措。

“去年起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的市场化和法治化。”总理说,“去年在极为困难条件下新设市场主体2000多万户,逆势大幅增加并保持较高活跃度,离不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条例》落实力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公正,服出效率。

发展既要注重上建设项目改善“硬环境”,更要注重优化营商环境改善“软环境”

会上,第三方机构负责人就评估结果作了汇报。总的看,《条例》实施取得积极成效,企业对减税降费、政务服务便利化等满意度较高,对“一业一证”、“一企一证”、“证照联办”等便利企业开办经营的改革举措感受明显。

“这些都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过程中,各地方推出的政策新举措。”李克强说,“要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广复制这些举措,催生更多新市场主体,按市场规则运行。”

评估也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之间,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落实《条例》的进展也不平衡,有些差距明显。

对此总理明确要求,要鼓励东部地区、省会城市对标国际先进先行先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非省会城市以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差距本身也是潜力。有差距的地区要主动适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需求,主动推广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同时找准薄弱环节加以改进完善。”李克强说,“发展既要注重上建设项目改善‘硬环境’,更要注重优化营商环境改善‘软环境’。”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

会上,李克强一边翻阅着评估报告一边列举道,市场主体反映,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凸显;一些审批事项还有优化空间;部分地区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尚未完全脱钩,搞“体外循环”,增加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事中事后监管配套制度仍需完善,等等。对市场主体反映的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对号入座,切实加以改进优化。

当天会议决定,要更大力度促进公平竞争,推进政府项目招投标市场化改革,规范中介服务,加大信贷中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潜规则”的查处力度。要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放得开又管得住,进一步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对涉及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领域实行全覆盖重点监管。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竞争力和吸引力。”总理说。

 

 

 

 <来源:中国改革网>

 

中国金融开放获外资金融机构高度认可

国际投资者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去年,在全球经济受疫情所累经历衰退、资本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稳健性和持续开放的举措发挥了稳定全球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1月7日,在第267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彤表示,中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权重和重要性持续加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举措加速推进,国际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将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朱彤坦言,对德意志银行而言,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是其全球发展的战略市场。“我们与中国的渊源已久,于1872年在上海开设了德意志银行成立后的首家海外机构,其初衷是支持跨境经济和贸易往来,为客户保驾护航。而这一初衷至今未变。”朱彤表示,在实际业务发展中,德意志银行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各级监管单位在加大市场对外开放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成效。“可以说,我们既是市场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朱彤说。

2019年9月,德意志银行率先成为具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A类主承销业务资格的两家外资行之一。在债务融资跨境项目中,德意志银行2020年先后协助中国财政部以Reg S、144A双规则发行60亿美元主权债及40亿欧元主权债。“在深耕本地业务的同时,我们也不断集结集团在全球的优势经验和资源,应用于支持国内市场的发展。”朱彤说。

2020年6月,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获批成立。“友邦是中国金融业持续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和获益者,长期以来,我们都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友邦人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张晓宇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中国的金融开放对世界金融格局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过去两年,“一行两会”宣布了50多条开放措施,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推进,这为外资企业更好地服务中国人民所需提供了巨大机遇。

谈及下一步发展,张晓宇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友邦将继续肩负起自身使命,着重聚焦以下几个重点方面,继续助推外资险企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转型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拓展行业外延,全面助推健康中国行动;加强营销员渠道建设,输送专业型人才;强化科技赋能、驱动创新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召开2021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电视会议表示,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外汇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疫情防控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改革开放和防范化解风险,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维护了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会议强调,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外汇管理部门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以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激发新发展活力,改革完善与新发展格局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微观上着力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宏观上有效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会议部署了2021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一是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加强外汇形势监测评估,密切关注疫情等外部冲击影响,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坚持风险中性原则,打击外汇投机行为,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避免外汇市场无序波动。二是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以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为重点,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境外机构境内发行股票、债券资金管理,推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改革外债登记管理,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促进贸易新业态发展。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衍生品。三是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以加强宏观审慎为核心改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以转变监管方式为核心完善外汇市场微观监管。完善以风险评估为导向的分类管理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非现场监管能力建设。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维护外汇市场健康秩序。四是完善中国特色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坚持市场化原则,前瞻性地做好战略配置,动态优化投资组合。保障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五是夯实外汇管理基础工作。深入研究“十四五”时期外汇管理改革思路,推进“数字外管”和“安全外管”建设,完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聚焦:世行为何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基于新冠疫苗将广泛接种的预估,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较2020年6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2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的预期,则上调1个百分点至7.9%。对此,国际舆论给予高度关注。

世行报告表示,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收缩幅度较小、中国经济复苏较预期更加强劲,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略低于此前预估,全年将萎缩4.3%。发达经济体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预计分别萎缩5.4%和2.6%。其中,中国经济有望增长2%,这一数值较2020年6月份的预测上调了1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下调2021年全球增长预期而上调对中国的预期,主要是基于2020年四季度以来全球疫情与中国疫情的分化、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复苏的分化进一步扩大。”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刘晓光说,2020年四季度以来,欧美出现新一轮疫情高峰。随着全球疫情防控期再度延长,世界经济复苏节奏被再次推迟。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都是大考。2020年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深化改革开放和应对外部压力,统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率先控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2%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将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

刘晓光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而中国的确定性体现在: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成功取得了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经济保卫战、脱贫攻坚战的三重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国经济的韧性。通过严格的疫情防控、推动复工复产、出台一揽子规模化宏观政策等举措,中国经济走上了稳定复苏的轨道,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样板。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延续了前两个季度稳步复苏态势,内生性增长动力增强。

世行报告认为,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增长3.3%;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预计增长5.0%;如果不包括中国,增长速度将仅为3.4%。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亚太地区在2021年预计将有显著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指出,在全球疫情扩散蔓延态势还在持续,很多国家还难以恢复正常经济秩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带来的“封锁悖论”,不仅实现了自身良性复苏,而且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之锚”。

“中国还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开放来迎接后疫情时代,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需求市场。”张茉楠说,由于疫情带来的封锁和产业链停摆,全球市场需求萎缩,很多国家借机实行更高程度和更大强度的保护主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加快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维护多边主义,积极扩大进口,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曙光。

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中方积极考虑加入CPTPP,这一系列举措都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中国将通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将更多地受益于中国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溢出效应。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世行报告认为,与过去的严重危机一样,新冠肺炎疫情预计将对全球活动造成长期不利影响。由于许多发达经济体投资不足、就业不足和劳动力下降,有可能导致未来10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加剧。

刘晓光分析,我国当前消费依然相对疲弱,投资复苏的内在动力也不稳固,宏观政策不宜大幅度转向,而应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的前提下进行边际调整。张茉楠说,着眼于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我国要进一步推动改革和开放的相互促进,打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垄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专论:立足新阶段深化对

扩大内需战略的认识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是在新发展阶段党中央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把“坚持扩大内需”提到了“战略基点”的高度。我们要准确理解扩大内需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深刻涵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同时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始终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扩大消费需求,带动经济提质增效。

新发展阶段要把扩大内需置于战略基点

内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进入“十四五”新的发展阶段,扩大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

第一,扩大内需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自主性的重大战略方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和动能转换,党中央高度重视扩大内需作用,将其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对以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是2021年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是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自主性、可持续性的重大战略部署。

第二,扩大内需战略的关键点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供给质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双管齐下,不能仅仅围绕着需求来谈需求。虽然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供给与需求的作用各不相同,但总的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决定了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发展水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供需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供给侧,在于供给产品、供给质量和服务不能有效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新需求,为此,还要不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递进深化。

第三,扩大内需战略要高度重视需求侧管理。供给制约需求,需求也会通过市场信号、市场机制等发挥对供给侧的牵引作用。我们强调的注重需求侧管理,绝不等同于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主张,不是一味地刺激需求、盲目扩大需求,更不能搞急转弯,而是采取加强需求侧管理办法引导需求,通过制度改革、科技创新、释放政策红利等具体措施创造新的需求、优化需求结构、提升需求实现的效能。

第四,扩大内需战略需要不断调整供需关系,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就要不断调整供需关系,保持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也是扩大内需战略所追求的目标。无论国内循环还是国际循环,都需要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如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关键点就是要打通阻碍这种循环的堵点。扩大内需,则在打通双循环、沟通产供销、畅通上下游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对巩固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抵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我国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形成了世界上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14亿人口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和潜力,也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这种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抵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重要保障。虽然2020年前11个月,受疫情影响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但从第三季度开始,我国内需消费增长恢复较快。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我国内需消费市场有望率先走出低谷、恢复常态。我国超大规模和需求不断提升的国内市场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广泛的投资、贸易和出口机会,将为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贡献中国力量。

第二,有利于发挥消费的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这些年来,我国消费支出贡献率在逐年提高,特别是2019年提升到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消费的贡献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进行需求侧管理,将能进一步增强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引领和拉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不仅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也要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是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明确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路径

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就要明确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路径,在促进就业、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

第一,促进就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是民生保障之本,也是扩大内需、恢复增长的关键所在。就业问题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是要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当前我国失业率基本保持稳定,但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劳动力结构与经济结构、劳动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部分群体就业压力较大,因此实现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需要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二是要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不够合理,中低收入群体占人口比例仍然较大,解决低收入群体收入问题,仍然要靠扩大就业、充分就业来解决。同时还要完善再分配机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调节和改善收入分配体系,形成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

第二,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发展和推出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消费项目,满足消费升级要求。一是要扩大服务性消费。服务性消费主要是指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消费,一般指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类型的消费。扩大服务性消费是与我国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019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9886元,仅占消费比重的45.9%,远低于发达国家服务性消费水平。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二是要增加公共消费。主要是提高科学、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城市公用事业和各种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扩大公共消费支出,不仅可以直接或间接提升消费率,还可以带动居民个人消费。三是要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要总结和推广抗疫过程中形成的无接触交易服务方式,积极推进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服务、在线会展、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服务,扩大消费新增长点。四是要拓展城乡消费市场。发展快递配送服务业,建设配套服务网点,提高配送服务能力,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着力提升农村地区消费水平。

第三,拓展投资空间,扩大投资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供给质量进而创造需求、改善需求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应充分利用好、发挥好潜力巨大的投资需求作用。一是加强“新基建”投资。培育壮大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准确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投资数字经济发展领域。聚焦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等新技术领域,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数字化,以数字化赋能提升内循环发展水平。三是以应用为牵引,推动前沿科技应用场景投资建设。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提升发展水平,夯实内需基础。四是加强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补短板”投资,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绝不是回到自我封闭的老路。进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扩大内需战略,要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各种障碍,同时坚持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相互联通,依托国内强大市场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打造我国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努力创造经济增长内需和外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拉动的良好局面。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宋晓梧: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打通双循环消费“堵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那么,如何打通影响双循环的堵点?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宋晓梧看来,打通双循环的堵点,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消费的制约。

如何从供给侧打通影响双循环的堵点?宋晓梧指出,目前供给侧不足的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我们还有很多被国外卡脖子的高新技术要攻克。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也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城乡和不同人群之间的供给还存在差距。中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提升,但是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距离均等化教育水平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投入余地。”

针对供给侧不足的问题,宋晓梧建议,中国还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要汲取过去无效投资的教训,投资要投到能够解决当前供给不足的领域,重点投向保民生和就业的领域。比如,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宋晓梧还指出,也可以把投资和新基建结合起来。“在投资养老产业、医疗卫生体系时,可以和5G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

从打通需求端的堵点来看,宋晓梧指出,需求的来源有三个:投资、出口、消费。从解决供给不足的角度看,一定的投资是必要的。但解决需求不足问题,未来更要着力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欧美及日韩等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说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投资增速将低于总体增速,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将转移到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方面。”

目前哪些问题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宋晓梧指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的收入,但更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消费的制约问题。

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宋晓梧认为,农民工收入长期偏低,要提高农民工的收入,而这就需要打破城乡行政分割,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一是畅通农民工在城镇落户的渠道,这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二是要进一步打破土地要素的城乡行政分割局面,将附着在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的巨大潜在财富转化为农民工和农民可以平等交易的财产权益。三是优化个体从业者就业环境。”宋晓梧建议。

此外,在分配制度改革上,他还建议:一是提高劳动报酬占比;二是构建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活力的分配体制,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三是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各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宋晓梧还建议,要提高直接税比重,发挥税收平抑贫富差距的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十四五’时期不宜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二是‘十四五’时期稳妥开征房地产税。三是‘十四五’期间研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来源:新京报>

专家:平台经济的“规范”和“发展”

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王庆凯)“平台经济的发展和规范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近日在“推动平台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从发展的方面来说,促进平台经济的发展对于拉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平台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不能无序发展、甚至谋求垄断行为。

近年来互联网电商平台一直在快速发展,据商务部统计,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10年4.55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4.81万亿元,过去九年中国电商交易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自2013年起,中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国。

然而,互联网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混乱和无序发展的问题。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继续发展的空间减少,就出现用垄断行为来限制竞争、谋取利益,随着这类行为越来越多。“二选一”、“大数据杀熟”、违法集中等行为频发。

这些失范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降低市场效率,侵犯消费者权益,同时还会阻碍行业整体的创新进步,挫伤其他小微企业的积极性。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认为,发展和规范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从发展的方面来说,促进平台经济的发展对于拉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一个是创新,另一个就是规范秩序。

“二选一”为例,他认为法律对“二选一”、限定交易的规制,对“二选一”有不同认识,总的来说是不能一刀切,既要看到作为独家交易协议在其他的商业领域中也有应用,经营者基于各自的营业目标自愿实施,资源优化配置这样的一种可能性或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二选一”近年来的确对限制交易市场秩序的破坏和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何晓斌通过数据对比与分析,展示了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在过去10年里的迅猛发展。他讲到,在中国互联网平台发展早期的时候,平台为消费者在吃、穿、住、行各个领域提供了极大的好处与便利,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从目前来看,一些互联网平台已经向垄断的方向发展,或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垄断。很多研究表明形成垄断后企业对创新的动力就有所下降,能很容易地赚到钱,就不会冒高风险投入研发。

垄断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对于创新会有抑制的作用,从而影响平台经济的发展。何晓斌鼓励大型互联网平台应在有利于未来高科技技术发展的基础设施层面增加投入和提高创新力度,同时也提到了大平台应承担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

梦饷集团法务总监刘娜认为,目前99%的平台经营者都对优势平台具有依附性,平台的“二选一”手法也愈加隐蔽,限流、下架、检索排名下降都让平台商家“苦不堪言”。

国家对互联网发展秉承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而不正当的“二选一”不仅具有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也压制了商家的渠道选择和自主经营权,影响着中小商家的业绩和发展,更无益于商家与平台进行平等协议,最终将损害供应链终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大平台形成垄断,平台间充分竞争的式微,亦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据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调研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电商平台“二选一”是不正当竞争,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电商平台“二选一”损害消费者权益,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要对电商平台“二选一”问题加强监管。

陈音江认为,平台企业应为平台入驻商家供更多选择和公平竞争的机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在制定交易规则时,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三方共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退税措施升级提速,为企业发展引来资金“活水”

 

为更好推动当地自贸区企业的发展,助力企业打通“资金链”,扩大“资金池”,税务部门聚焦出口退税并不断升级服务举措,通过“即申即审”“一键退税”“即时办结”等便利化措施,助力外向型企业发展壮大。

“即申即审”退税提速 助企业蓄满“资金池”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涵盖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区、连云港港主体港区部分区域。截至目前,连云港片区以全市2.7‰的面积,贡献了31%的实际利用外资、17%的外贸进出口总额、13%的新增市场主体。其中,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块内登记企业数量占片区登记企业数量的83.7%,成为连云港自贸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江苏自贸区强劲的发展势头,提升了园内企业扩大投资、升级创新的意愿,企业普遍需要资金支持。江苏税务部门聚焦出口退税服务,为企业打通“资金链”,帮企业引来“源头活水”,扩大“资金池”。

为压缩涉税审核事项办理时间,江苏税务部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一般退税全程网上办,税务部门在线审核退税,这意味着“先申请后审核”的退税举措在江苏自贸区已升级为“即申请即审核”。目前,自贸区内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提速80%。

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财务经理王靖表示,现在,出口退税审批流程用不了半天就能走完,今年公司收到的出口退税总额近8000万元。在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下,苏州通富超威的发展能力迅速增强,势头良好,今年1-8月其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近32%。

在退税提速的同时,为鼓励片区内企业入驻,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企业开办手续,压缩涉税审核事项办理时间,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手段为支撑,拓展涉税事项“云端办理”等“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措施,实现电子退库全联网、全覆盖,办理退税时长进一步缩短。

“一键退税”直达 企业获得感满满

“关键时候税务部门帮了大忙。”近日,四川华富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建文表示,公司今年退税6次,速度都很快,共退税134.6万元。作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内的一家企业,华富盈智能科技公司充分感受到了税收服务的高效便捷。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出口退税网上申报平台,为出口企业提供“足不出户”“7×24小时”的出口退税申报服务,在自贸区范围内全面实施出口企业无纸化申报和审核。

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税务局对自贸区生产型出口企业实行“出口退税服务前置”,通过事前服务、主动核查、事后发函等方式,将一类、二类、三类出口企业退税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近期,出口退税服务进一步升级为“不见面”电子退税,通过“在线填表、云端审核、次日到账”的“一键退税”服务,退税速度进一步提升。

 在支持四川自贸区建设中,四川省税务部门还推出了一般纳税人登记网上办、小规模纳税人智能辅助申报等服务举措;积极响应跨部门事项“无缝对接、集成办理”的自贸区政务服务要求,持续简化涉税事项办理,推动跨部门业务整合。

同时,针对自贸区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涉税咨询需求加大的情况,四川省税务部门探索搭建了“智能问税”云平台。该平台依托12366纳税服务热线,由税务业务骨干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财税人员入驻云平台,通过远程可视系统,为自贸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实操辅导。 

截至12月28日,四川省税务部门为2859户出口企业办理退(免)税136亿元,退税速度提高25%以上,为服务“六稳”“六保”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退税措施升级 助力企业盘活资金 

近期,国家税务总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整合退税流程,完善办税软件系统,推出了以“税库联动、全程网办、先退后审、限时办结”为主要内容的出口退税升级服务措施,纳税人通过线上申请的方式即可快速办理出口退税业务,加速了出口企业资金回流速度,为出口企业盘活资金提供了助力。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近期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内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申报办理出口退税业务的企业数量迅速增长,为提高退税服务水平,洋浦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对退税服务措施进行了升级。

“现在税务局推出了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服务,企业只需登录电子税务局提交数据,申请、审批等业务流程全程都在网上完成,还能实时查看退税进度和审批情况,非常方便。”中国华粮集团新良海运有限公司办税人员王娇说。“以前需要7个工作日才能拿到的退税款,现在只要一两天时间,最快的当天就能到达企业账户,税务局办理出口退税的高效率,不仅提高了企业资金流转效率,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海南中远海运沥青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顾卫东对记者说,2020年企业共收到出口退税款3956万元,这些资金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出口退税政策对鼓励企业出口、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政策,优化纳税服务,助力更多外向型企业发展壮大。”国家税务总局洋浦经济开发区税务局局长杨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全局成长,新生意时代的企业增长引擎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提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积极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等重要举措,与此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上升为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作为灵活而庞大的市场主体,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经营方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

“新生意时代”来临、“全局成长”成为企业战略选择

2020年在疫情影响和数字化的推动下,直播电商等新商业生态迅速成长,国内企业业务线上化、智能化转型也在加速进行,以抖音新平台上的商家为例,据抖音方面数据,2020年1-11月,抖音电商总体GMV增长11倍,其中,抖音小店GMV增长44.9倍,新增开店商家数量增长17.3倍。接下来的2021年,在国家推动国内大循环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可以预见企业会加速进入到一个新生意时代,即以数字化科技、品牌化内容为主要驱动力,来激发新的生意形态、场景、模式。事实上2020年这一新生意时代已然雏形初现,成千上万的企业都已经走入到短视频,直播,搜索这样的生意新场景;进入到抖音这样生意新渠道;和星图这样的PGUC的生意新生态进行合作;并通过企业号,品牌号等生意新阵地来获取新用户。

 

在巨量引擎举办的引擎大会2021上,巨量引擎产品高级副总裁周盛认为,在数字化加速的当下,企业不再是从用户,流量,电商等单一的角度去解决企业增长问题,而是需要自建骨骼和肌肉,企业经营将围绕更全面的数字化议题展开,将企业的产品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经营和渠道管理和数字化进一步融合,去构建新的生意场景。同时企业将从增长思维转变为成长思维,将企业的生意经营体系化,以全局成长战略,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

从流量经营,到内容经营、数据经营、成长经营和交易经营,在生意新时代,企业需要在数字化之上构建一个全局化的经营体系,立足全局成长的经营体系,不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战略选择,更是新生意时代的企业增长引擎。周盛表示,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商业平台,巨量引擎商业产品将立足商家需求,聚焦“一体化、原生化、科学化”三大全局目标,帮助商家实现新生意时代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构建更一体化的提速链路,从优化某个具体指标,到优化整个经营的路径。二是推动更原生化的生态经营,包括生产和使用的商业内容和创意要有原生化的风格,也包括在抖音上直接建立对用户的多渠道触达,用直播、全民任务等原生的方式和粉丝互动,进而培养对品牌的认知和完成自然的转化。三是营销科学化,建立覆盖全链路的数据,洞察和度量体系,让营销更有据可依,让生意的增长更可持续。

做好“新生意”,“原生经营”创造无限可能

今年以来,抖音已经成为中国“新电商”经济平台。大量的工厂店、新消费品牌及个体商家,正是通过抖音平台,拿到了市场竞争的“入场劵”。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新品牌疯狂涌入抖音?对于这些品牌而言,他们没有能力在电商平台开旗舰店、更没有资金拓展线下渠道,抖音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原生经营的最佳平台。头条文章、抖音短视频等就是宣传单,直播就是导购,抖音小店就是店铺,众多品牌在头条、抖音等平台上得到了全局成长的机会,看到了生意发展的新可能。

以家居建材企业为例,2020年1月底至今,抖音家居建材企业号数量增长2.42倍,投稿总数增长3倍,内容播放量增长115%。从1月31日至7月31日的半年时间里,家居建材行业每日开播账号数量环比增长8.22倍,每日直播时长环比增长18.34倍。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开始借助抖音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通过直播等方式为用户群体提供更具真实感、沉浸感的产品体验,实时互动汇集并转化意向潜客。在抖音的家居建材内容生态中,涌现出了众多内容优质、转化效果突出的标杆企业号。

在巨量引擎的引擎大会2021上,巨量引擎商业产品中国区负责人魏雯雯表示,随着内容和生意的关系变化,形成了新的生态、新的视角、新的机会。在转变过程中,从原来的广告采买发展到原生经营,巨量引擎平台也由"流量场"演变成为"生意场",通过构建起“巨量引擎生意经营体系”,打通矩阵内循环来帮助到企业实现生意新增长。

巨量引擎生意经营体系核心构建了一个生意经营一体化体系,从营销管理和销售管理两点入手,来帮助企业做好新生意。营销管理重心是持续优化广告与内容产品,帮助企业提效降本;销售管理即成交复购,通过构建阵地和内生交易体系,打通内循环,让企业直接在巨量引擎平台上扩大营收。未来,巨量引擎将持续推动商业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全球客户的全球合作伙伴,激发创造新生意,驱动增长新可能。

 

 

 

 

 

来源:经济观察报>


 

 

 

关于提升我省供给质量激发

消费潜能的对策建议

 

中共辽宁省委在《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提升供给质量激发消费潜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近些年,我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始终不足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的态势。从目前情况看,我省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需提升大约10个百分点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省通过提升供给质量拉动消费需求的潜力还比较大。

基于此,建议如下:

一、提升人力供给,扩大消费市场

一是建议我省率先全面放开三胎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和劳动力供给。我省自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我省执行的最严格、最彻底,这也是导致我省近些年人口持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各层面人力资源加盟辽宁。在近几年全国范围的“抢人大战”中,虽然我省也陆续出台了招才引智相关激励和优惠政策,但是与其他省市,尤其是南方省市相比没有优势,建议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三是多措并举留住本地人才,防止人才进一步流失。如:对达到招才引智标准的本地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对辽宁籍大学生省内就业实施住房补助等。

二、创新制度供给,降低消费成本

一是建议调整省内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实施弹性收费制度。除了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免费时段外,我省可以实行阶段性的半价收费制度。在每周五下午14:00时至周一凌晨24:00时、省内传统节日或地方特色活动(如大连的服装节、樱花节、啤酒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盘锦红海滩观赏会,抚顺满族风情节,本溪枫叶节等)以及特别赛事(如我省承办的大型赛事等)期间实行半价收费,旨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出行成本,从而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省内旅游、交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建议调整省内旅游景区门票收费制度,建议试行免收第一门票,引领我省旅游业由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发展全域旅游。依托风景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吃、住、娱乐、休闲等综合消费经济,逐步形成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景区内二次消费复合经营的商业模式。

三、优化时间供给,创造消费条件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鼓励实施“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我省于2016年1月14日颁布的《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但是该项举措一直未能有效实施。建议在当前新发展阶段,我省进一步明确弹性休假制度,采用“四天半工作制”和“2.5天休假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在每年5-10月,在条件允许的单位或企业,实施“四天半工作制”,提高工作效率,缩减有效工时,这种“2.5天小短假”让“周五出发周日回”的省内短途休闲旅游或走亲访友成为可能,为居民创造休闲消费条件。

四、调整产业供给,推动新兴消费

建议充分发挥我省装备制造业优势,在对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去产能、去库存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等新型制造业,开发房车、游艇、邮轮、可整体移动的别墅、拥有地域特色的帐篷包等新兴消费产品,为了避免再次陷入产能过剩泥潭,建议借助互联网平台采取一对一定制服务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五、凸显文化供给,挖掘消费热点

建议充分发挥我省老工业基地文化、满族萨满文化、劳模文化和体育文化优势,彰显文化特色,打造系列文化精品工程。以沈阳铁西区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博物馆、蒸汽机车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1905文化创意园等工业主题文化景区为亮点,弘扬和传承老工业基地文化,打造工业文化精品工程;以满族萨满、满族饮食和满族民俗为主题,在丹东、锦州、抚顺、本溪等满族人密集区打造满族文化精品工程;以雷锋、郭明义、毛丰美等不同时期的时代楷模为主题,以弘扬劳模精神为宗旨,在抚顺、鞍山、丹东等地打造劳模文化精品工程;以篮球、举重、柔道为主题,充分发挥我省体育大省和强省的优势,举办文化体育活动,打造体育文化精品工程。

 

来源:辽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建言>

 

辽宁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建议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创到更为明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稳步前行到曲折推进,改革开放时期调整恢复到创新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到地位跃升四个发展阶段。百年发展实践历程推动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逐步创新发展,积累了党在政治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政治建设优良传统,结合辽宁实际,创造新经验,推动新实践,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能力研究作为“四史”研究的着力点,学好“四史”汇聚奋进的“辽宁力量”

一是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重视把学史明智、鉴古知今与加强党的建设相结合。在学“四史”中,辽宁省党员干部要从“四史”学习的现实价值来把握好学“四史”的价值维度,要从唯物史观这一认识社会历史及人类发展规律之方法来把握学“四史”的理论维度,要从整体性视域来把握学“四史”的实践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经济发展创造和培育了稳定的秩序氛围,塑造了繁荣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成本和不确定性状况,与此同时,形成了卓越有效的经济治理能力。

我国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生动表明了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理模式。要在“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分析框架中真正理解变革与发展,需要引入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要素——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 正是由于党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才能真正整合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合力,形成助推经济发展的强大治理模式。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能力集中表现在:党通过理念引领、发展战略选择、体制机制变革等一系列相关手段和措施开展有效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发展成果公平共享等。

二是把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能力作为辽宁“四史”研究的重要着力点。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辽宁作为共和国长子,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四史”研究。“四史”是理解中国发展道路和东北振兴发展的一个关键变量,也是新时代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的“灵魂”。通过党的经济治理能力的视域分析,把党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纳入其中,能够更系统深入地总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坚定“四个自信”。党通过突出重点任务保障提升经济治理能力,通过直面问题导向提升经济治理能力,更是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提升经济治理能力,对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能力的研究有助于为学好“四史”开辟重要理论生长点。

三是学好“四史”重在实践。辽宁省要深挖本地“四史”资源,结合在辽宁革命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重点研究和挖掘“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辽沈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抚顺雷锋纪念馆”等“四史”资源,展示其蕴含的精神财富,凝聚起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把“四史”精神切实传递到提升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水平、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方面,有力发挥党在整个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体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辽宁地方治理现代化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治理主体积极性,推进制度化的演进和发展,降低辽宁地方治理的成本和风险,凝聚地方治理合力。基于此,必须从制度本身的内部结构出发,构建适合辽宁地方治理现代化需要的基础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体系架构,从而通过不断降低制度的执行成本,扩大制度效能的受益群体,增强公众的制度意识等途径来提升制度效能。运用区块链等前沿战略性技术,提升治理的实效性,实现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范式革新,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以高效治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辽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以区域协同治理作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重要路径,开创区域协调发展道路

一是高度重视基于区域协同治理视角的新型治理范式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核心的改革包括:以放权让利的市场化取向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政府职能转变的专业化取向为核心的政府体制改革,以及以管理权限下放的地方积极性取向为核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这三大紧密相关而又彼此嵌套的核心举措形成了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之区域经济竞争与以“跨域经济区”为纽带之区域经济合作这一既彼此冲突又相互配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并在地域、区位、文化、产业等优势与国家战略的融合作用之下, 演变出立体化的以城市群、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态势。因涉及跨域公共事务协商与处理,涵盖包括中央政府层面与省级政府层面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合作,亟需构建一种基于区域协同治理视角的新型治理范式。

二是整体架构区域协同治理体系。区域协同治理的可行性依赖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一盘棋”思想指导下,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国家发展规划作为战略导向,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重要依托,以党的政治建设统揽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紧盯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积势蓄势谋势,找准突破口,用实干来迎战,以业绩来作答,涵盖决策、规划、执行、监督和评估于一体的治国理政这一整体架构,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成效,高质量推进了地方治理工作。

三是多举措推动东北区域协同发展。东北三省地区文化相似,历史连绵,经济相连,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经济竞争的产业结构趋于雷同、生产要素流动较为困难、招商引资政策各自为政、生态保护制度沟通不足、公共服务制度不够统一等体制、机制与制度壁垒情况。东北振兴,辽宁先行,“十四五”时期,我省迫切需要从协同治理的视角率先提出推动东北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重构区域治理的新型范式,推动区域协同治理现代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创具有普遍意义的协同发展之路。要突出沈阳、大连在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动作用,加强沈阳、大连协调联动,促进相关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形成以沈阳、大连“双核”为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深化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建立东三省协同创新共同体和东北地区开放平台对接机制,在人才培养、项目孵化、环境治理、市场拓展等方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服务平台,健全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宏观制度,理顺纵向分权的权责分配和调控,构建横向分权的多元化治理网络,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推进跨区域协同合作发展,为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高水平推进辽宁地方治理“制度图谱”建设,协调发展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

一是建设高水平地方治理现代化制度图谱。落实国家治理重大举措,创新和发展制度体系,地方治理的重要意义不容小觑。地方治理现代化缘于现实问题的倒逼和人民的期待,体现在民主、协商、高效、合作、法治、分权等诸多核心要素方面,这一切都离不开制度建设的支持和保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辽宁地方治理现代化要将党的领导嵌于地方治理之中,通过党委、政府、社会共同参与互动来保证和落实。辽宁省要紧密围绕推进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目标,完善和健全一整套相互衔接、浑然一体而又不可割裂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发展一条彼此交织联系又有着内在逻辑轨迹的制度链条。通过高水平地方治理现代化制度图谱建设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改革协调有序推进。

二是把握好制度建设协同化各个环节。制度体系建设协同化的诸多环节均不能离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根本领导制度。从制度生成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制度建设协同化可以融入制度体系建设、制度运行过程以及制度保障机制之中。政治与经济是国家治理的关键性领域,政治制度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制度体系建设协同化,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协同并进。制度运行过程协同化,要坚持政治制度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协同发展共进、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良性互动、有效融合。制度保障机制协同化要求必须明确政治建设在价值理念、参与态度与信任关系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来保证制度运行支撑体系的协同秩序。

三是推进辽宁地方治理要做好“三个坚持”。新时代辽宁地方治理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制度图谱,是确保党和中央各项部署、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的重要前提,是集成推进辽宁地方治理的“路线图”。第一,要坚持鲜明政治红线,凸显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地方治理的内在灵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党员干部是辽宁地方治理现代化美好愿景的重要描绘者,党员干部对治理现代化的理解和态度影响着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成效。第二,坚持制度创新主线,构建新时代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地方治理的精髓要义。要找准定位,既要把握共性要求,更要解决现实需求,牵住“制度”这个“牛鼻子”,着力构建具有辽宁特色的地方治理制度体系。第三,坚持创新方法路径,着力补齐治理短板弱项是地方治理的固本之举。要直面辽宁地方治理领域的真问题、真矛盾、真瓶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在坚守、创新和突破中不断开创解决路径。

<来源:辽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建言>



[ 返回 ]
友情链接: 世纪中天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 深圳市现代创新发展研究院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国改革网 | 广东体改研究会 | 公益智库 | 河北省改革战略研究会 |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6号   电话:024-86913829  传真:024-86913829  E-mail:tgyjh2011@163.com
Copyright(C)2009-2019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世纪中天 | 辽ICP备16002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