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建言 -> 详细内容
|
建言(第三十七期) |
|
关于提升我省供给质量激发 消费潜能的对策建议
刘春芝 孙娜
中共辽宁省委在《关于制定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提升供给质量激发消费潜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近些年,我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始终不足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基本处于持续下降的态势。从目前情况看,我省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需提升大约10个百分点才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我省通过提升供给质量拉动消费需求的潜力还比较大。 基于此,建议如下: 一、提升人力供给,扩大消费市场 一是建议我省率先全面放开三胎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和劳动力供给。我省自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从全国范围来看,我省执行的最严格、最彻底,这也是导致我省近些年人口持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是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吸引各层面人力资源加盟辽宁。在近几年全国范围的“抢人大战”中,虽然我省也陆续出台了招才引智相关激励和优惠政策,但是与其他省市,尤其是南方省市相比没有优势,建议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三是多措并举留住本地人才,防止人才进一步流失。如:对达到招才引智标准的本地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对辽宁籍大学生省内就业实施住房补助等。 二、创新制度供给,降低消费成本 一是建议调整省内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实施弹性收费制度。除了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免费时段外,我省可以实行阶段性的半价收费制度。在每周五下午14:00时至周一凌晨24:00时、省内传统节日或地方特色活动(如大连的服装节、樱花节、啤酒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盘锦红海滩观赏会,抚顺满族风情节,本溪枫叶节等)以及特别赛事(如我省承办的大型赛事等)期间实行半价收费,旨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出行成本,从而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省内旅游、交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建议调整省内旅游景区门票收费制度,建议试行免收第一门票,引领我省旅游业由门票经济走向综合经济,发展全域旅游。依托风景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开发吃、住、娱乐、休闲等综合消费经济,逐步形成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景区内二次消费复合经营的商业模式。 三、优化时间供给,创造消费条件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鼓励实施“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我省于2016年1月14日颁布的《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但是该项举措一直未能有效实施。建议在当前新发展阶段,我省进一步明确弹性休假制度,采用“四天半工作制”和“2.5天休假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在每年5-10月,在条件允许的单位或企业,实施“四天半工作制”,提高工作效率,缩减有效工时,这种“2.5天小短假”让“周五出发周日回”的省内短途休闲旅游或走亲访友成为可能,为居民创造休闲消费条件。 四、调整产业供给,推动新兴消费 建议充分发挥我省装备制造业优势,在对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去产能、去库存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等新型制造业,开发房车、游艇、邮轮、可整体移动的别墅、拥有地域特色的帐篷包等新兴消费产品,为了避免再次陷入产能过剩泥潭,建议借助互联网平台采取一对一定制服务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 五、凸显文化供给,挖掘消费热点 建议充分发挥我省老工业基地文化、满族萨满文化、劳模文化和体育文化优势,彰显文化特色,打造系列文化精品工程。以沈阳铁西区中国工业博物馆、铸造博物馆、蒸汽机车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1905文化创意园等工业主题文化景区为亮点,弘扬和传承老工业基地文化,打造工业文化精品工程;以满族萨满、满族饮食和满族民俗为主题,在丹东、锦州、抚顺、本溪等满族人密集区打造满族文化精品工程;以雷锋、郭明义、毛丰美等不同时期的时代楷模为主题,以弘扬劳模精神为宗旨,在抚顺、鞍山、丹东等地打造劳模文化精品工程;以篮球、举重、柔道为主题,充分发挥我省体育大省和强省的优势,举办文化体育活动,打造体育文化精品工程。
作者单位: 刘春芝 辽宁省政协委员,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辽宁省政府中青年决策咨询专家,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沈阳市领军人才。 孙 娜 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辽宁省新型智库主任
|
[ 返回 ] |